在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产房,每年有3000多位“毛毛”呱呱坠地,开启生命新旅程。近年来,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着力提升产科高危妊娠诊治和危重症救治能力,学科实力逐年上新台阶。如今,产科在当地声名远扬,成为准妈妈生孩子的“首选之地”。
母婴的福地
3月9日上午,来自鄱阳县的王女士产下了宝宝。“年龄大,患有妊娠糖尿病,倘若处理不及时,情况确实危险。”谈起这次怀孕,今年38岁的王女士直感叹不容易,幸亏有医护人员的精心施治,才让她母子平安。
在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,这样的感慨、感动每天上演。“流程规范化、学科专业化、服务暖心化,这就是我们产科的魅力所在。”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负责人表示,产科开展了围产期保健、产前诊断、高危妊娠诊治,产科危重症抢救,让产妇在医院生产不仅要舒心,更要安心。
“中心城区3家综合性三甲医院都开设了产科,但我们医院的分娩量占景德镇市区分娩量的45%。”该院产科主任蔡小琴说,产科设有产前病区(产前科、待产室、产房)、产后普通病区及产科优质病区,引进了无创分娩镇痛仪,开展“一对一”导乐陪伴分娩,能够为产妇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。在产房,有产科医生、助产士、麻醉师、新生儿科医师组成的技术精湛的多学科团队,能够为母婴安全“保驾护航”。
这个底气从何而来?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负责人表示,近年来,该院在技术提升、规范管理、亚专科建设、特色门诊等方面协调推进,高质量建设产科,实现“保健功能发挥更强,专科特点更明显,专业发展更精深”的发展目标。
生命速救援
“真是到‘鬼门关’走了一遭,感谢妇保的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。”说起去年那次凶险经历,家住乐平市的汪女士至今仍十分后怕。当时,已怀孕35周多的汪女士感觉腹痛难忍,受疫情防控影响,她和丈夫几经辗转来到市妇幼保健院产科。
“死胎、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、瘢痕子宫”,每一个名词都牵动着在场医护人员的心。面对来势凶猛的病情,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团队立即启动危重孕产妇抢救应急预案,组织多科室会诊并立即进行急诊剖宫产手术。经过紧急抢救,患者终于转危为安。
“团队精诚合作,全力以赴守护母婴安康。”该院产科负责人表示,随着高龄、高危孕产妇不断增多,给妇幼保健机构带来了严峻的挑战。产后出血、羊水栓塞、子痫、胎盘早剥、凶险性前置胎盘、脐带脱垂等危急重症时有发生。面对凶险病情,该院产科团队一次次与死神赛跑,将产妇从死神手中抢过来。2020年,景德镇市孕产妇死亡率为零,为孕产妇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。
羊水栓塞被称为“产房的噩梦”。但是,在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产房,这个“噩梦”不再那么恐惧。该院负责人表示,对于高危孕产妇从围产期加强管理,及时监测,确保母婴处于安全状态。对于一些危急重症孕产妇,医院组建了由产科、新生儿科、麻醉科、儿科、护理等科室专家组成的多学科诊疗团队。同时,医院经常性开展包括应对羊水栓塞、产后大出血、凶险性前置胎盘等危急重症抢救的演练,确保医疗团队在关键的时候能够顶得上、打得赢。
服务暖心底
温馨的住院环境,贴心的护理服务……在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,每一位产妇都获得了亲人般的对待。“来时有问候,走时有欢送”,如今,越来越多的孕产妇来到该院产科待产,并感受到了这个集体带来的温暖。
“我们始终以产妇为中心,全程、全心呵护她们的安全”该院产科负责人说,在特色服务上,产科分为产前、产时、产后三个专业学组,不断提高助产技术和人性化服务水。同时,为保证产时保健的效果,还把工作的起点从产时向产前延伸,在孕妇学校开展分娩准备教育,帮助孕妇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。
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,对优质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。为此,该院打造了优质服务典范病房,可以满足广大孕产妇及其家属对医疗护理服务不同层次的需求,享受到家一般的舒适、舒心。对于已经出院的产妇,该院积极做好产后电话随访工作,同时指导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上门随访,解决新妈妈们在养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,优质服务延伸到家庭。
此外,该院产科积极开展孕产期健康教育,不仅走进农村、社区开展义诊和健康咨询,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、微博、网站、抖音等推送优生优育、科学孕产的知识。尤其是在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该院开通线上孕妇学校,准妈妈们在线获取孕产知识,极大地减轻了内心的焦虑和恐惧。该院与乡镇卫生院结对帮扶,指导基层医护人员做好孕产妇医疗保健工作,全力确保母婴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