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一病区收到两面分别写有“医术高明转危为安、用心护理痊愈如初”“妙手仁心照天地、白衣天使护童年”的锦旗。它们的背后藏着一段医护用心守护患儿的暖心故事。
8月15日,一名曾接受过膈疝手术的宝宝,因发热、咳嗽、喘息等症状来到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一病区。刚入院时,宝宝气促明显、喘息不止,还伴有发热,血氧饱和度仅89%,情况危急,需立即吸痰吸氧。主治医师冯博回忆:“当时我们对患儿的诊断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,且处于急症加重期。”当时家属误以为只需简单吸痰即可缓解,未意识到病情严重性,还担心吸痰操作可能导致膈疝复发,对治疗存在抵触。为打消家属顾虑,冯博医师反复耐心沟通,详细描述病情进展,说明延误治疗的风险。同时,他还细致解释吸痰操作的规范流程与安全性。最终,家属放下担忧,全力配合治疗。
然而治疗途中又生波折,宝宝身体突然出现皮疹。凭借多年临床经验,冯博迅速判断可能是川崎病,并提出逐一停药试验以明确过敏原。为求安心,家属专程带患儿前往上海医院求证,而上海专家给出的诊断结果,与冯博的判断完全一致。“从上海回来后,第一时间联系我,说一定要送锦旗表示感谢。”冯博医师笑着说,“我们只是尽了医者本分,按规范开展治疗,没想到家属会这么记挂。”
冯博告诉记者:“面对需要高精尖技术支持的病例,我们都会主动推荐上级医院。但只要是我们能解决的问题,一定会及时处理,没能力处理的也会快速识别,绝不大包大揽。”在他看来,无论患儿在何处治疗,只要能得到及时、正确的干预,就是医者最大的欣慰。
这份对专业与责任的坚守,早已融入儿科一病区的发展轨迹中。近年来,科室在儿童健康领域成果显著。作为景德镇市唯一的儿童哮喘门诊授牌单位,这里开设了肺功能无创检查,开展过敏原测定与脱敏治疗,还引进电子支气管镜,为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提供舒适化诊疗。2021年12月,科室成功开展小儿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,可支持支气管镜下取异物操作,并配备婴幼儿肺功能检测仪,进一步完善了诊疗能力。
在院领导的重视和护理部的带领下,科室的护理团队建设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科室将亲情护理融入每一个工作细节中,以优质的服务荣获医院“亲情护理服务”示范科室称号;2024年在“护理病历书写竞赛”中荣获一等奖。科室护士潘丽君不仅获评江西省首届儿科护理专科护士(全市唯一获此称号者),还取得了小儿内镜护理证书。
除了临床诊疗,科室还积极延伸健康守护触角。去年,针对部分中小学生开展的规范化肺功能检测中,科室发现部分学生存在肺功能异常问题,并对耐受度较差的学生逐一回访。“准备参加中考体育的学生,建议提前半年至一年做肺功能筛查。”冯博医师给出专业建议,“大多数儿童肺功能异常,是过敏性疾病、哮喘导致的气道可逆性改变,通过早期干预完全可以改善。”
锦旗,不仅是对医师个人的认可,更是对儿科一病区全体医护团队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肯定。在医患关系备受关注的当下,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一病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医者仁心”,为瓷都儿童健康撑起了一片蓝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