雾化吸入疗法是目前儿童呼吸道疾病的常规治疗,尤其是喘、咳类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。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,因此可以迅速缓解呼吸道疾病症状、改善肺功能和减少急性发作,同时可以减少全身药物的使用。
对于哮喘、婴幼儿喘息、肺炎支原体肺炎、慢性咳嗽等疾病,由于长期存在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,需要坚持长期治疗,例如,哮喘的治疗,指南推荐必须雾化吸入治疗至少三个月以上。根据个性化治疗原则,可以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mg bid或者0.5mg bid作为起始治疗方案。往往为了方便及减少往返医院的路程辛劳,很多家庭采用家庭雾化治疗方式,下面简单介绍雾化吸入注意事项及几大治疗误区。
雾化注意事项
◆雾化吸入时最好选择坐位
◆每次雾化用量为2~4ml,若药物不足,可使用生理盐水稀释
吸入前不要抹油性面霜,否则可能造成更多的面部药物吸附
◆手持喷雾器应保持与地面垂直,雾化时面罩必须紧贴口鼻部,避免漏气造成疗效下降
◆治疗时进行平静潮气呼吸,或行间歇性深呼吸,使雾滴吸入更深;哭闹厉害的婴幼儿可暂停治疗,待其安静后或安抚入睡后再进行雾化
◆雾化吸入后及时用清水漱口或喝水,减少咽部不适及药物在口腔中残留
◆对一次未用完的雾化药物,建议在4℃冰箱保存;为避免影响药物效价,建议保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
◆不同雾化装置雾化器配件更换时间亦不同,需按产品要求执行
家庭中检测雾化器质量的简易方法,可使用清水进行雾化,将喷雾器对准镜子雾化,观察雾化微粒的大小,若呈水滴状,则表明喷雾器阻塞或需要更换喷雾器
雾化治疗误区
误区1:没有症状就不需用药
哮喘是一个慢性的炎症疾病,这种病变即使在孩子没有症状时,也依然存在,好比休眠的火山,随时可能爆发。这就是孩子的症状会反复出现的原因,也是为什么在没有症状时也要坚持用药的原因。
指南推荐哮喘的治疗必须雾化吸入治疗至少三个月。之后根据个性化治疗原则,进行评估。
误区2:用抗生素治疗哮喘发作
其实,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称。有流涕、打喷嚏、咳嗽等,与支气管哮喘的前期症状类似。
许多家长对喘息反复发作的病儿,常常不愿承认是哮喘而宁愿被诊断为气管炎、喘息性支气管炎,而大量使用抗生素。但抗生素不能治疗哮喘的过敏性炎症,导致贻误病情。同时,滥用抗生素可能引起细菌耐药。
误区3:哮喘儿童不可食用海鲜
不寻找过敏原,只是一味地不让孩子吃鱼虾,非但起不到预防哮喘复发作用,反而会使孩子营养不良,导致体质下降,更易患病。
专家介绍:对有过敏体质的哮喘儿童来说,首先应到医院积极查找引发孩子哮喘发作的过敏原,比如:食物、动物皮毛、药物等。一旦明确患儿对某些食物或物品过敏,就要积极避免再次接触,以免加重过敏状态。而对于某些难以避免接触的过敏原,比如:尘螨等,则可接受系统性脱敏治疗,让孩子们不再“怕”他们。
误区4:激素影响生长发育,副作用大
有一些家长一直认为:治疗哮喘最好别用激素,否则容易产生副作用,比如:发胖、影响生长发育等。
目前治疗哮喘一般采取止喘、抗炎、抗过敏,提高机体免疫力的。而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控制气道慢性炎症最重要的药物。采用吸入疗法,药物直达病区,用量很小。每次用量相当于全身用药的几百分之一甚至更少。再者,吸入药物可直达气道,全身吸收很少。
国际哮喘界一致公认:吸入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控制慢性哮喘反复发作的最有效药物。经过20多年严格临床研究,吸入激素使用不影响孩子成长后的身高。相反,若家长盲目听信谗言,在孩子病情稍有好转,就自作主张随意减量或停止雾化吸入激素,不但会导致病情反复发作,还会加重病情,最终影响孩子的生长以及智力发育。
误区5:哮喘儿应少动为宜
有的家长叮嘱孩子既不要上体育课,也不要参与同学间的游戏活动,否则哮喘会复发。
其实,室外运动可促使肺功能发育,增强肺活量和呼吸道防御能力,有许多好处。相反,不“敢”动孩子的体质反而会变弱,病情加重。对于过敏性哮喘患儿,运动前可先预防性用药,即可有效预防哮喘发作。
哮喘患儿要选择合适的运动地点和方式,避免在寒冷中干燥的环境中运动。吸入的空气越冷、越干燥,就越容易诱发哮喘。此外,运动要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而定,时间不宜过长。对于活动量大和容易出汗的孩子,更要勤换衣服,防止着凉。